【讲座新闻】张玉洁:敦煌风沙洗净铅华,记者底色历久弥新

发布者:杨倩文发布时间:2022-11-18浏览次数:16

员工通讯员 崔源)1029日下午,澳门尼威斯人网站举行“回望文波”优秀员工系列讲座。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新闻与文化新闻动态学专业2007级员工、现就职于新华社甘肃分社的记张玉洁担任主讲人,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吴玉兰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。

张玉洁首先为大家介绍了选择记者作为职业的理由。记者这一身份,使她通过亲身进入事件现场,深入不同社会立面,清晰地标记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。她特别讲述了自己初探敦煌时偶遇一位当地贫困村民的经历,所见所感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“消除贫困”这一重大议题。她说,作为记者,她在采访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社会表征背后的深层原理,获得了许多未曾听闻的知识,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中,丰盈了自身对生命的体验。



之后,张玉洁简单介绍了供职单位新华社的情况。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始创1931117日,其红色血脉延续至今,已成长为集多语种、多媒体、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功能的新兴媒体融合传播机构。作为全国记者站布点最多的新闻单位之一,新华社向全国各大媒体供稿,充分发挥自身业务范围大、布局广的优势,履行“耳目喉舌”的功能,对外传播中国声音。

结合精选的几篇新华社报道,张玉洁向大家分享了一些新闻业务经验。她认为消息写作是入门的基本功,从业多年的经历告诉她,能把消息写好并不容易。导语要在简练的表达中体现新闻的核心要素,并且要尽可能地丰富消息内容。“把事件放在历史的脉络中,让读者读懂中国、预见未来。”张玉洁在分析一篇消息报道时说。通讯作品《在大海中永生》,跟随革命奋斗、救国救民邓小平一生,借着人物个人的经历,讲述了党和国家敢立时代潮头,坚定对外开放信念的历史征程。“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文字,相信其中的故事,否则就没有办法打动读者。”张玉洁在解读本篇作品时表示。

她向同学们表示,只有通过足够扎实的采访,掌握了方方面面的信息,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稿件。在新华社深度调查报道《还原程度49中员工坠亡事件》中,记者通过对事件发生现场严谨详尽的细节描写、对事件相关方观点和意见的全面呈现,使得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感。张玉洁还特别提及了本次事件爆料初期,案件疑点重重、舆论争议不断的大背景,她认为新华社的这篇报道,打通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,这应是媒体应对复杂舆情的基本态度。之后,她还向大家展示了数篇优秀的特写和摄影报道作品,深化了同学们对不同体裁的理解,在鲜活而凝练的文字中,在时空凝聚的图片中,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“形式美”的感受。

讲座近半,但张玉洁丝毫没有倦意,线上听众们也热情不减。扎根西北十余年,张玉洁锻炼出一身新闻工作者的综合本领。在提到如何做到新闻工作者的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时,她用丰富的报道经历,讲述了在敦煌大漠中践行四力的别有滋味。从对前敦煌研究院经理,被称为“敦煌女儿”樊锦诗的数次采访,到深入甘肃乡村,体会别样西北生活,再到自己在亲历当地隧道通车,她从艰苦的报道环境、报道角度的选取、文字表达的技巧、获取新闻素材的方式等方面,让听众们获得了对新闻工作者“四力”的深刻理解。“只有熟悉自己的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,才能看到别的记者看不到的东西。”她语重心长地向同学们说道。

她还回顾了自己在早期工作时的一些经历,总结了报道准备的方法。她通过对过往报道的学习来熟悉报道对象,启发出新的报道角度;她建议同学们要“多采、多想、多写”,好的稿件离不开“唯手熟尔”,要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技能;同时,还要打开感官,用心体会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。



之后,张玉洁为大家介绍了打开敦煌的三种方式——新动态、新表达和当代价值。她研究最新的员工动态、结合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的大背景,从而在敦煌暴雨时发现了“气候暖湿化对文物保护的影响”这个新角度。她以甘肃分社儿童节策划的动画产品《你的童年与古人“撞车”了》,展示了创新传播方式与立足内容价值的重要性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“四个自信”提出之际,敦煌的古文物焕发出蓬勃生机,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、文化融合的艺术品,同样具有交流开放、接纳包容、自尊自信的精神内涵,闪耀在文物瑰宝之林。

讲座最后,她总结道,敦煌是一个“又冷又热”的领域,既是“冷门绝学”,又备受关注,对新闻工作者来说,敦煌是个极好的“四力”练兵场。之后,张玉洁诚恳地回答了在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。

讲座结束后,吴老师向张玉洁表达了感谢,并总结本次讲座既是一堂生动朴素的新闻理想课,又是一节实用丰富的新闻采写课,还是一堂受益匪浅的人生课。她鼓励大家要勇敢面对时代抛出的问题,在接受新挑战的过程中成长,并鼓励大家勇于尝试,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。


(编辑:王幸凯)